余杭区新春人才座谈会举行

常识爱好者 体育时尚 2024-02-05 16844

本报讯 (记者 阮伟康 陈书恒) 昨日下午,“众智共创 看见未来” 余杭区新春人才座谈会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颖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不动摇,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持续做大做优创新人才蓄水池,为推动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奋力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大区担当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区领导张立、曾宏、朱红耀、郭云伟,有关部门、平台主要负责人,以及区内60余名各界人才代表参加。

  会上,赵中、陆侨治、陈家明、冯毅、张学莹、卢基存、殷建明、黄继辉、单羿、沈浩、王伟文、金杭斌、卢俊言、谭治平、李纪为等人才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以人才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作交流发言。

  刘颖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余杭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人才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新春的问候。随后,刘颖从四个方面“定义余杭”,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余杭为何求贤若渴、余杭能为人才提供的服务、人才与城市如何双向奔赴等内容,与广大人才共谋发展良策、共话美好未来。

  余杭,是一个创造辉煌的神奇地方。

  刘颖指出,过去一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和城市新中心建设“十大工程”,坚持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良渚论坛”筹办、亚运火种采集两大“国字号”任务;夺得了7项国家级荣誉、10项全省第一(唯一)、9项全市第一(唯一)、9项全国全省全市领先率先,交出了“全科生”优异答卷;在全市“冲刺2万亿”大战大考中奋力扛起大区担当、作出突出贡献,助力全市打赢经济“翻身仗”;GDP总量、财政收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人才总量等重要指标持续位居省市前列,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城市新中心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贴心服务好人才和企业,收获了群众的“好口碑”。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是余杭十多年来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发展为浙江经济大区的制胜法宝。

  余杭,是一方求贤若渴的发展高地。

  刘颖强调,当前,余杭正锚定“32141”目标,纵深推进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优秀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强国之策,是创新之魂,是产业之基,也是发展之要。要毫不动摇沿着“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路子走下去,努力争取更多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落户,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要聚焦数字经济二次攀峰,聚力五大产业生态圈提能增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深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细化人才图谱、强化靶向引才,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广大人才也要积极投身到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中来,积极献计出力、添砖加瓦,推动新中心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模样。

  余杭,是一片逐梦圆梦的创业沃土。

  余杭能给到人才什么?刘颖表示,余杭能给到更强信心。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余杭全区经济运行呈现行稳势好、动能强劲的良好态势,重大战略机遇叠加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社会各界相信余杭、投资余杭、发展余杭的信心更加充足。余杭能给到更大舞台。我们将持续打响“海创未来”人才品牌,持续办好杭州人才日、国际人才月等主题活动以及各类赛会活动,积极落实好“九个一”等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和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及时倾听人才诉求、回应人才所需所盼,让人才在余杭有地位、有舞台。余杭能给到更多空间。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打造“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加快朱庙等传统工业区块有机更新,为更多有成长性的顶尖人才项目、贡献大的人才企业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余杭能给到更好政策。我们将持续迭代升级“黄金20条”人才政策和“黄金68条”产业政策,围绕人才项目申报、创新创业、就业落户、培育成长等,持续加大要素保障,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帮助人才更好发展。余杭能给到更优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医共体建设,积极丰富拓展消费场景,加快提升城市繁华度、烟火气,让广大人才在余杭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余杭能给到更佳服务。我们将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深化“一中心一平台”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创新各类人才服务举措,让“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余杭,是一座双向奔赴的人才之城。

余杭区新春人才座谈会举行

  余杭需要人才做什么?刘颖表示,希望广大人才要放大视野格局。在更大坐标中来谋划发展,勇于向技术高点“对标”,敢于向行业高端“找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勇于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用好“地瓜理论”,坚持扎根余杭发展,同时把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勇攀创新高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始终走在科技、产业和市场最前沿,持续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努力把“创新浓度”转化为“经济密度”和“发展高度”。要涵养家国情怀。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以守法为基、诚信为本、奉献为荣,富而思源、富而思报、富而思善,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国家、省市大局和余杭发展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