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

  • 百人百艺百福百富 临平区丁山河村的院子里有着幸福的密码

    百人百艺百福百富 临平区丁山河村的院子里有着幸福的密码

    “这里在两年前,还是一座废弃的小学,村里的手艺人也大多空闲在家。”如何让沉睡的老手艺、老行当活起来、动起来?首先要形成合力。“我把这儿改造成一个小院,搭建、移建好制作民间美食所需的老行当,建成标准的生产车间,再把村里的手艺人召集起来,组建了‘百匠工坊’。”沈建标介绍说,以“特”破局,找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让老手艺转化成一个个叫得响传得远、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是“百匠工坊”发展路上的鲜明标识。 经过1年多的发展壮大,“百匠工坊”内已聚集了清水丝绵、茶食技艺、灰鸭蛋等7个非遗项目及30多种民俗传统技艺。利用这些手...

    生活常识 2023-09-09 15080 0 手工艺
  • 重走长征路 体验非遗课——广州日报小记者·毕节研学团“主题课堂”开课

    重走长征路 体验非遗课——广州日报小记者·毕节研学团“主题课堂”开课

    大洋网讯 深入黔西丘林村,重走红军长征路;在化屋村一览乌江源百里画廊,跟着非遗传承人体验制作蜡染;深入“中国溶洞之王”织金洞,探访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寂静群山”“百尺垂帘”……8月15日,广州日报小记者·毕节研学团小记者们的研学之旅进入第三天,红色历史、非遗体验、自然探秘等“主题课堂”徐徐展开。 小记者在毕节市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参观红色大关陈列馆·盐运文化陈列馆。 红色历史震撼人心 8月15日一大早,在丘林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红军长征途经丘林村,从这里强渡鸭池河的故事。“1936年2月...

    教育培训 2023-08-25 13015 0 手工艺蜡染
  • 【探“店”话非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书写老字号新光彩

    【探“店”话非遗】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书写老字号新光彩

      “黄昌典,买笔不用选”,不少“老桂林”都对这句话很熟悉。这项起源于1855年的毛笔制作技艺,凭借着上乘的选料、精细的制作工艺,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黄昌典毛笔制作技艺也于2010年入选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正阳路步行街的黄昌典毛笔新门店,听传承人讲述这项技艺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黄昌典毛笔选料严格,以山东济宁黄狼毫(后杂夹高级狸毛)、山兔背脊箭毛、湖麻(湖北萱麻)等原料为主,以广西资源县尾竹及雄鸡颈毛作配。制笔工艺讲求精细,制造工序包含水...

1